English

电影到底是什么?

1999-04-21 来源:生活时报 王国菊 我有话说

姜文对张艺谋的电影曾这样评价:“凡是一根筋儿的故事,张艺谋都拍得好。”挺着大肚子也要去“讨个说法”的秋菊、《有话好好说》中不砍了那小子绝不罢休的赵小帅,即将公映的《一个都不能少》里倔劲儿绝不在秋菊们之下的小学代课老师魏敏芝,可都是一根筋。

凭借性感靓丽的形象获得些名气后便开始尝试更能显示表演能力的性格角色,追求“本色”的表演,是很多演员的发展路数。张艺谋在拍《一个都不能少》时用了最直接的一招,自己演自己,彻头彻尾名副其实的“本色”。电影里连火车站的广播员都是生活中真的广播员。因此,对片中的故事我多了些信服。

《一个都不能少》中,魏敏芝的工资被“存”着不给,如同新闻里常说的“打白条”,这情节我相信。魏老师为凑够去城里找张慧科的路费,向全班借钱,要求每个孩子从家里带5毛钱来,回答如出一辙——“没钱”。任凭魏敏芝以老师的权力施压,答案就是“没钱”。片中所展现的农村孩子生活状况的贫困,着实令我惊讶。因为自小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一直无缘亲眼目睹今日落后农村的状况,但《一个都不能少》让我相信了,河北某个县的水泉乡(电影拍摄地)在改革开放二十年后的1998年,就是这样。穷得令人心酸。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都不能少》不单单是一部电影。因为电影是什么故事都可以杜撰的。但《一个都不能少》似乎不是这样,它更像一部纪录片。

也许正因为穷,没有钱发展,文明社会对人的包装、重塑尚未浸染到水泉乡。魏敏芝、校长、张慧科……这一干人就如同冒着热气儿、刚揭锅的大白馒头一样,坦荡荡地陈列在你眼前。说话、办事、走路、吃饭……都打着魏敏芝、村长、张慧科们深深的烙印。像这样未经包装的人,在城市的街道上,今天你还能找得到吗?别说街上的路人,就是共同生活了十几年、几十年的夫妻不识彼此真面目的也不在少数呀。

魏敏芝,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儿,仅仅是临时“管管几十个孩子”的代课教师——呛着大尘土追车、混票上车半道上被撵下来、忍饥挨饿、露宿街头……一幅豁出命来的架式,只为一个简单又简单的理由——“一个也不能少”(还是高老师交代的)。

漆黑的电影院里,不时有声冒出“倔,这孩子真倔!”“缺心眼儿吧?”我却庆幸身边座位空着没人,可以一遍一遍拭去层层涌出眼睛的泪水,不会怕被人看见而不好意思。已经习惯了都市文明状态下的理智矜持,一面被没有任何掩饰的天然人性美感动着,一边不忘告诫自己,别让人识破自己的包装。

也许我们大多数人的性格都有和魏敏芝一样的成分——“一根筋儿”。但大多数人都还在没到魏敏芝这个岁数时就已经被生活打磨得光滑温润,成就为乖顺、可爱的模样。即便还有些称得上“倔”的“一根筋儿”,能和魏敏芝一样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环顾左右,还剩几个?

不知道《一个都不能少》能否真如姜文所说,,取得和《秋菊打官司》、《有话好好说》那样的成功,但关于《一个都不能少》我只记得,在漆黑的电影院里,我哭了。对我,这是很久没有的事情。

尽管看了不少电影,但仍然不懂电影,还只是一个普通观众。我在想,电影到底是什么,什么样的电影才会打动人?在我的眼里,把电影分两类——一类电影制造幻想,以气势恢宏的爱情故事赚得无数人眼泪的《泰坦尼克号》为代表;一类电影记录生活,以《一个都不能少》为代表。张艺谋也曾经制造过幻想,比如《大红灯笼高高挂》、比如《红高粱》。现在,张艺谋以纪录的方式告诉人们现实的生活。虽然《一个都不能少》看起来确实像一部纪录片,但电影必定是经过导演修饰的。只不过《一个都不能少》的修饰高级到几乎看不出什么修饰的痕迹。至少它做到了,让人相信这是真的。

《一个都不能少》加大了我对国产电影的兴趣。我想,尽管电影不可避免修饰,但在中国电影市场越来越活跃的今天,是否可以多一些虽然经过修饰,但已经看不出导演修饰成分的纪录生活的现实主义电影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